聽國際漢學家“云端”講述北京故事
編者按:2020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期間,盡管疫情使這一文化盛宴從線下搬到了線上,包括中國文化譯研網(CCTSS)會員金泰成、白羅米、雷思成、吉來、李素、孟娜、米拉、哈利德、白鑫、莉亞娜在內的20國漢學家仍然克服困難,通過直播平臺齊聚“北京作家日”的“閱·北京”——20國漢學家分享北京故事的直播活動,共享自己與北京結緣的經歷。

“北京讓我們入迷”

在美國漢學家雷思成看來,翻譯要與書打交道,他喜歡去模范書局,因為那里傳統與現代融合的特點就像北京一樣。作為中國文化中心,北京有數不清的圖書活動、作家沙龍和無數的愛書人,自己作為其中一分子,感到十分榮幸。
1999年,還是中學生的德國漢學家馬勊思第一次來中國北京,動了學中文的念頭。在中國生活了10多年的保加利亞漢學家托多爾·拉德夫認為,中國文學是中國文化最好的詮釋。在印度漢學家黎明的眼中,北京精彩的故事,能夠給作家各種各樣的啟發。烏茲別克斯坦漢學家吉莉對科幻作家星河的作品如數家珍。這幾天,保加利亞漢學家思黛正為史鐵生的《我與地壇》著迷······漢學家們與北京的“不解之緣”還在持續。

京味兒故事吸引外國讀者
土耳其漢學家吉來目前正在翻譯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在他看來,中國很多主要的文學作品是在北京誕生,這些圖書的內容與北京有直接關系。

捷克漢學家李素在2008年年底就翻譯了寧肯的長篇小說《天·藏》,捷文版面世后讀者反響很好。在李素看來,之所以選擇翻譯這部作品,在于它對話性突出的特點?!皶杏袞|方和西方的對話、理智和信仰的對話、自然和人類的對話,也有不同思想、語言之間的對話?!崩钏乇硎?,翻譯本身就是跨語言與跨文化的交流。對話無比重要,文學要給大家提供對話的平臺。

伊朗漢學家孟娜去年把徐則臣的《跑步穿過中關村》翻譯為波斯語并在德黑蘭國際書展發布。曾在北京大學求學的她對書中的場景感到親切,“伊朗讀者可以從中了解21世紀中國青年在都市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怎么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孟娜表示,這部作品向伊朗讀者展示了北京社會各種生活面貌,故事真實、有吸引力。
埃及漢學家米拉去年參加首屆全埃中國當代小說青年翻譯大賽獲得一等獎,翻譯的是石一楓的《世間已無陳金芳》。在米拉看來,北京作家石一楓寫人,更寫人們走過的歷史?!笆粭鞯淖髌范嗯c當下中國人的困境有關,他的筆下全是普通的平凡人,但他在寫作時認真地對待每一個人物,讓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形象與鮮明的性格?!泵桌f道。

文學拉近彼此距離
突尼斯漢學家哈利德最喜歡的北京作家是老舍?!八淖髌访枥L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激發人民反抗壓迫的精神,成為國外讀者了解中國文化歷史的一扇明窗?!弊鳛榍嗄隄h學家、翻譯家,哈利德覺得有責任把中國各個方面的貢獻和成就,通過翻譯工作介紹到自己的國家,讓更多人能夠學習中國的經驗。

意大利漢學家徐天佑讀過的第一部中國文學作品是老舍的《茶館》,他感慨《茶館》中的老板因為跟不上時代變遷,最終難逃悲劇命運。徐天佑表示:“我愿意把更多的北京故事用意大利語翻譯給意大利人看,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北京一直在變,但是生活的‘大戲’持續上演,當看戲的觀眾換成外國人,我很好奇他們的感覺?!?/span>
埃及漢學家白鑫也從中國文學作品里“認識”了老舍等北京作家?!懊课槐本┳骷叶加凶约旱奶攸c?!卑做伪硎?,自己與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等中國出版機構均有合作,希望今后在阿拉伯國家推廣更多北京作家的作品,以此介紹中國和中國文學。
“文學拉近了中國與拉美國家讀者之間的距離,增進彼此心靈的理解?!睋鞲鐫h學家莉亞娜介紹,截至目前,墨西哥的翻譯團隊已經翻譯并在墨西哥21世紀出版社出版了劉震云《一句頂一萬句》《我叫劉躍進》《吃瓜時代的兒女們》、賈平凹《極花》、徐則臣《跑步穿過中關村》等作品。今年以來,100多部中國中短篇小說出現在墨西哥的許多學術刊物以及小說集里,受到當地讀者的歡迎。
- ·索尼婭·布雷思勒與她“中國模式”
- ·翻譯牽動文學命脈 ——訪韓國著名翻
- ·鏈接中國:在澳洲研究漢學
- ·深研儒佛之道——梅約翰教授訪談
- ·翻譯與研究:站在中國文學研究的前
- ·感受中國,書寫中國 ——訪加拿大著
- ·以語言與藝術為橋梁的漢學研究
人物簡介 索尼婭布雷思勒(Sonia Bressler),法國作家,2005年畢業于巴黎第十二大學,獲哲學與認識論博士學位,現任教于巴...
金泰成(???),韓國著名翻譯家,韓國漢聲文化硏究所所長。1959年出生于韓國首爾, 畢業于韓國外國語大學中文系, 獲文...
鄧肯(Campbell Murray Duncan),新西蘭漢學家和翻譯家,曾任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學院漢學系教授,現任《新西蘭亞洲研究雜...
梅約翰(John Makeham) ,著名漢學家,現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拉伯籌大學中國學研究中心主任,《現代中國哲學》(M...
伊維德(Wilt L.Idema),1944年出生于荷蘭的達倫(Dalen),在荷蘭萊頓大學學習中國語言與文學。1968~1970年先后在日本札幌的...
李莎(Lisa Carducci)是加拿大著名的作家、詩人、翻譯家和油畫藝術家。早年曾就讀于蒙特利爾大學,獲文字學與語言學博士...
林西莉教授 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生于1932年。瑞典最著名的漢學家之一,也是作家和攝影家。自20世紀70年代起便致力于漢...